<blockquote id="7pqn0"><acronym id="7pqn0"></acronym></blockquote>

    <center id="7pqn0"></center>
    <tr id="7pqn0"></tr>

      <code id="7pqn0"><nobr id="7pqn0"><track id="7pqn0"></track></nobr></code>

      <center id="7pqn0"></center>
      <th id="7pqn0"><video id="7pqn0"><span id="7pqn0"></span></video></th><pre id="7pqn0"><em id="7pqn0"><track id="7pqn0"></track></em></pre>
      1. <th id="7pqn0"><video id="7pqn0"></video></th>
        <center id="7pqn0"></center>
          <tr id="7pqn0"><option id="7pqn0"></option></tr>
          <big id="7pqn0"><nobr id="7pqn0"><track id="7pqn0"></track></nobr></big>
        1. <big id="7pqn0"></big>
        2. 博成論壇 | 去除“活套”,以極致效率提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查看:7019次 2021-03-29 來源:安徽長江鋼鐵

          鋼鐵軋制過程中,為調節各架軋制速度以保持連軋,會加一個“活套”。其實,在鋼鐵行業發展過程中,由于控制、管理手段有限,鋼鐵從原料進廠到成品最終到用戶手中,存在諸多“活套”。生產過程中,鐵水包魚雷罐車,是鐵鋼之間的“活套”;鋼包是跟連鑄之間的“活套”……從制造端到客戶使用端,要經歷各種中間物流、貿易商等等,同樣存在大量“活套”。中間這一層層的“活套”都帶來了成本的提高、效率的降低。

          近年來,中國寶武聯合重組步伐不斷加快,去年鋼產量達到1.153億噸,實現了規模引領。但是,在開疆拓土過程中,如果不能推進體系能力覆蓋,在管理、技術、人才、市場、采購等方面實現協同,就不可能提升價值、效率和競爭力,那么規模的擴張對我們來說就會成為一場災難。很多企業堅強地度過了各種危機,而最終卻倒在快速擴張上——由于不能在聯合整合過程中產生協同效益,最后反而被拖累死亡。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在規模擴張中,減少“活套”,去除大量中間環節,在區域內實現技術和人才共享,在采購端、品種規格上進行協同,實現不同基地產線專業化分工,以提高各基地和各條產線的生產效率,從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打造極致競爭力,這是中國寶武的戰略取向。所有去除“活套”,實現極致效率提升的技術和管理進步,都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這其中,我們首先要從觀念、意識層面去除“活套”。我們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已進入到新發展階段,從過去一窮二白進入到全面小康向基本實現現代化提升階段,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鋼鐵行業變了,從當年的缺鐵少鋼發展至今,占全球鋼產量的一半。中國寶武也變了,多領域、多產業、多基地,空間大了、場景多了、產業多了、市場和人才的供給也多了。新的空間、機會更為我們打開了思維、觀念的邊界。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無論是鋼鐵生產過程還是上下游產業鏈連接中,許多“活套”從技術層面已完全可以被去除。然而現實是,我們很多人對此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習以為常。思維以及行為上的惰性,讓“活套”逐步從技術需要轉為精神需要,硬是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我們一定要回到初心、原點思維,不能把今天已有的都認為理所當然。這是一個自我革命的過程,勢必是很難的,但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夠做到。

          為了減少“活套”,盡可能去除中間環節,做到極致連接,在今年初舉行的綠色發展與智慧制造馬鋼現場會上,我們提出跨產業、跨空間、跨界面的“三跨”融合,打造智慧制造2.0升級版。按照集團公司數字化規劃確定的架構和平臺,在統一的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下,構建“跨產業、跨基地”的互通融合。推進“一總部多基地”的“跨空間”的互通融合系統,實現專業化管理和原有區域化管理的協同,提高管理效率。通過“操檢維調”的整合,實現“跨人機界面”的互通融合,提高現場效率。

          實現“三跨”融合的前提是文化融合。寶武大家庭中,大家博采眾長,展現多元文化的融合力量,促進文化治理互補相融!叭纭比诤弦彩菍υ泄芾砟J降母母锖皖嵏。億噸寶武的體量,讓我們有條件通過跨空間的互通融合,推動“一總部多基地”專業化管理和原有區域化管理的協同,實現矩陣式網絡化管理,從而極大地提升管理效率。而智慧化、數字化的配套,使我們能夠在統一的平臺上,實現跨產業、跨基地互通融合;ヂ摼W時代,我們如果能夠通過創新商業模式、管理體制,利用信息化、大數據等突破傳統企業的邊界,減少工序乃至產業連接中的層層“活套”,同時發揮國有企業在人才、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項制度改革等解決國有企業在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不足,那就可以極大地提高競爭力,建立起我們的優勢。作為新時代的國有企業,中國寶武也將在充分競爭的領域里、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承擔起國有企業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偉大使命和責任,實現鋼鐵報國。

          改革必定會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一個階段里一定是一部分人多得益,一部分人少得益,甚至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會受到損失,但這一定符合全體員工和企業的長遠利益和整體利益。對中國寶武而言,唯有改革才能提高整體競爭力和運行效率,勢在必行。要以集團利益最大化,然后各方利益能夠得到充分關切、基本平衡為原則。要通過改革發展來解決問題,實現國強、企旺、民富。

          中國寶武已明確提出,作為央企國資,我們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綠色發展方面能走在前列,2023年實現碳達峰;2035年減碳三分之一;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切實承擔起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應盡的責任義務。中國寶武已將綠色作為核心價值觀和價值追求,正在積極推進非碳冶金和碳利用等技術的研發。然而,在現階段如何能夠極致地利用已有工藝、裝備、技術、能力,降低碳排放,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冶金工藝進化的過程就是不斷連續化、緊湊化、去中間化的過程。堅定不移去除“活套”,實現工序間無縫對接,比如進一步提升熱送熱裝比、鐵鋼之間實現一貫到底……由此帶來的效率提升都將進一步加速中國寶武的綠色低碳發展步伐。這些長期的、持續的、點多面廣的努力,終將把中國寶武的底色逐步刷綠。當人們提起鋼鐵時,如果腦海中能自然聯想到朱自清筆下那梅雨潭的綠,綠色清新,詩意盎然,那么我們的行業、我們的公司將多么令人向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自由人的聯合體”。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中國寶武總部實施了遠程辦公,我們希望逐漸探索將其固化為常態化的彈性工作制,這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們甚至已有公司實現了隔周三休。但這都建立于企業推進智慧制造、管理變革和流程再造帶來的效率極大提升的基礎之上。在不遠的將來,我們還將通過人機界面的打通實現“三跨”融合,解放生產現場員工,讓員工實實在在分享企業發展紅利,實現有錢、有閑、有趣的“三有”生活。

          去除“活套”,以極致效率提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這不僅關系到企業未來競爭力,更關系到我們每一個個體的美好生活,讓我們繼續努力,實現共同發展。(來源:中國寶武 錢春江)

          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太白鎮工業園    法人代表:王光亞

          電話(TEL):0555-2919724 銷售:0555-2919451 傳真:0555-2919117

          Copyright2012 安徽長江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網站管理    技術支持:馬鞍山金騰軟件公司    

          皖ICP備05002513號-1    公安備案號:皖公網安備 34052102000139號  

          国内精品国产黄色网站公司在线观看